有些时候,相比自己玩游戏,我会更喜欢看别人玩。
我头一回瞧别人打游戏是在小学阶段,那时,堂哥远比我有钱,他有一台索尼的主机,放学后,我跑去他家看他打游戏,且暗暗期望着他玩累之际,能让我也玩一阵,然而,他始终没让我玩,或许是怕我弄坏手柄,我在他家也没待太长时间,很快就被我妈揪回去写作业了。
回味过往,“爱看其他之人玩游戏”这般习性兴许是我于大学阶段所形成的。彼时直播领域方兴未艾,我沉溺于《英雄联盟》,观看直播的意图大体是学习技巧。第一视角再加上主播的即时解说使得我的游戏理解有了显著提升——排位赛段位未获提升,然而与队友争吵的本事倒是增长了不少。
那段经历,使我遇见了一个直至如今依旧难以忘怀的主播“阿倪蛋糕店”,不清楚尚有多少人还记得他。时隔10年,那时他的游戏水平到底是好还是不好,我已然忘却;从他直播之中所学到的内容,我同样忘却了,唯有他在游戏间隙通过口述讲述的故事,他与另一名玩家“金刀大汉”之间的恩怨情仇仍旧留存于心中。

哔哩哔哩存在着与之相关的切片留存,当下点进去进行观看,仿若踏入了“赛博博物馆” 。
有那么一阵子,我对恐怖、猎奇类游戏尤为着迷,然而却不敢亲身去体验,所以便在视频网站上搜索全流程解说,这成了最佳的解决办法。令我印象极为深刻的是B站Up主的“湖景谷”系列,游戏本身具备高素质是一方面,Up主有着精彩的演绎,还有非常有品位的配乐,又将这部优质作品的观看感受提升到了一个更高层次。

这位是我蛮喜欢的Up君,且是其中之一,当下已然从B站悄然退隐,衷心期望他在人世间实际生活里的学业,以及那事业,均可一路顺遂,毫无阻碍 。

在夜深人静之际,望着Up主那精彩的策略以及堪称一绝的操作,去细细地品味源自游戏所渗发出来的怪诞、扭曲、疯狂、血腥的气味,而这些都能够让我接下来的睡眠质量朝着更高的水平发展,因为并非自己亲自去玩,所以我能够在一种“安全的距离”收获到满足猎奇的需求,着实是令人感到舒适的 。
而后经由友人举荐,我再度掉进了“魂游”的坑,我对它们甚是喜爱,然而也不得不承认玩这类游戏着实疲惫,要沉浸其中、全神贯注地寻觅路径,与宫崎英高的那份“恶意”展开智谋较量,要屡屡战胜挫败之感,去直面下一回的死亡,故而在下班之后,即便我万般想玩,说服自己开启《只狼》《艾尔登法环》等游戏,亦是极为困难之事。
这当口,瞧他人玩游戏的益处又彰显出来了。我另有个嗜好是拉新手入游戏坑,仅《艾尔登法环》本体我就给好些不同的友人送去了四五份,有的还是按原价买的。收下这份礼物所面临的代价便是,在他们玩游戏时段,最好开启直播让我观看。当中有位友人着实挺有毅力,给我直播了从成为“无用之人”直至成为“艾尔登之王”的整个过程,大概历经60多个小时;我同样很有毅力,从始至终都看了,丝毫未曾遗漏。
瞧着他人去玩,仿若自身再度把玩了一回。最为关键的愉悦感觉源头,莫过于“我曾踩过的坑他差不多全给踩到了”。
例如,在游戏前期时,我历经千辛万苦才打死称作“飞龙亚基尔”的Boss,原本以为地下室的宝箱会给予什么不错的物品,然而结果却是个传送陷阱。我被传送到一个遍布“腐败眷属”的洞窟里,对于等级较低的玩家来说,“腐败眷属”特别难对付,其一招的伤害近乎能达到秒杀的程度,只有寻找到出口才能够再次启用传送功能。此时我身上还有打败飞龙后所获得的奖励尚未花费,如果死两次,那些钱就会彻底消失不见。最终我没能保住那些钱,白白忙碌了一下午 。
那可着实把我给气惨啦 ,有两三天时间 ,我都没再去打开游戏 。看到朋友进行直播玩到这儿的时候 ,他和我遭遇了同样的状况 ,拿着击败飞龙所给予的奖励 ,满心欢喜地打开了地下室的宝箱 ,哎 ,这才对嘛 ,朋友 ,理应如此呀 !
他那种凄惨的哀号声,我那爽朗畅快的笑声,二者共同演奏组合起来真的是非常动听美妙。我在自己内心当中一直不断地去确认坚信宫崎英高是正确无误的,这样的一种设计简直就是艺术领域里的艺术典范,最好是让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能够来到我这里进行欣赏评判。
哪怕是面对极其钟爱的游戏,我也满心期望自身能够拥有一颗“未曾玩过的大脑”,就像《艾尔登法环》这般,《旷野之息》亦是这样。也许“鼓动”新手去玩它们,也是此种想法的一种呈现。借助他人那“崭新的脑子”,于他们和游戏的互动之中,在他们的临场反应里面,我再度领略了这些杰出的作品。并且还是完全没有痛感的,我能够瘫坐在座椅上,边进食边观看,时不时发表一些评论,有种寄生于别人身上观赏景致的畅快。